编者按:为迎接学校党员大会胜利召开,凝聚思想共识,激扬奋进力量,大会筹备组特别推出基层工作巡礼专题,展示学校上次党员大会以来,各二级学院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强不息、守正创新,激昂进取、勇毅前行,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四抓四强四提升—党建+”模式,全面统领学院在政治建设、人才队伍、服务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信工答卷”,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数字工匠筑基赋能。
一、抓导向,强引领,提升向心力,不断擦亮“信念坚定、奋勇争先、善作善成”的政治底色
学院党总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思想引领体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级学习机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论述等作为核心内容,融入支委会、党员大会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形成“总支带头学、党员轮流讲”常态化模式,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把握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构建“部署、落实、检查、考核”一体化党建工作闭环,扎实推进“五个到位”和“七个有力”工作落细落实,着力提升党总支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战斗力。实施“入党启蒙教育”全覆盖工程,注重过程管理,年均举办2期分党校培训班、4次学生骨干培训班。近五年培养师生入党积极分子551人,发展党员100余人,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生机活力不断增强。

(图1: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永安市人民检察院现场教学)
二、抓建设,强堡垒,提升战斗力,持续抓好“凝聚力强、引领力强、组织力强”的支部建设
学院党总支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学院党总支通过贯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条主线,筑牢匠芯文化体系;关注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两个方向,打造党建特色品牌;贯彻“理论学习、政治建设、廉洁教育、支部联动、产教融合、校地共建、亮岗行动”七项内涵,完善支部育人工作,推动支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
成立“党建+服务”育人队,将党建工作扩展到学生社区,常态化开展AI工具科普,就业指导,志愿服务、心理疏导等活动,2023年“芯青年”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文化阵地获评校级优秀建设成果奖。依托“三下乡”开展“电脑义诊”“非遗技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等活动,“芯时代智云”实践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实践团队。学生团支部、院合唱队、“芯智云”快板队在校内外屡获佳绩。
科学优化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师生党支部书记和委员队伍。教工党支部以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建设为抓手,打造“匠芯筑梦”品牌,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科技服务周”“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建设”等活动。学生党支部以学生素质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建立“党支部—团支部—宿舍(学生社团)”三协同育人机制,打造“阳光护雏”品牌,推动“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教工党支部成功通过“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师生党支部双双获评三明市“四星级党支部”,学生党支部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图2:“匠芯铸梦·智创未来”第二届匠芯文化节)
三、抓育人,强思政,提升凝聚力,全力锻造“红色铸魂、竞赛强技、实践砺能”的培养路径
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党建+竞赛”实践队,精心培育“匠芯”系列育人品牌,构建“红色铸魂、竞赛强技、实践砺能”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在“匠芯种子”育人理念下,创新构建“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导师制+学分置换”四维融合的多元培养体系,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良性循环。 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获职业技能大赛国赛银奖2项、铜奖3项,省赛金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1人获评“省技能能手”称号,1人获评“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获行业赛国赛一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各1项,省赛一等奖1项。
组建“党建+科研”先锋队,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2024年申报校级科研平台“低轨卫星+5G融合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学生累计立项科研课题8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著5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3项,发表论文7篇。
(图3:学生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与信息赛道获银奖)
四、抓融合,强实效,提升贡献力,努力夯实“改革创新,内涵发展,提质增效”的能力建设
学院党总支秉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深化“双融双促”,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依托省级“数据要素・智慧物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党总支创新“两域・双元”协同育人模式。引导党员教师主动承担重大项目,建成“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省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与厦门三安等企业开展“现场工程师”培育及订单培养合作,共建15家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协同育人成果获福建省职教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批2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开发特色课程6门、教材4部,1案例获评省级优秀,有力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通过“春蚕杯”大赛以赛促教,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1人获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评技术能手,8人担任全国或省级行指委委员,形成三级师资梯队。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组织党员师生开展人工智能师资培训与“AI工具”科普讲座20场。建成智慧教学生态系统,上线生成式人工智能特色课程,获批百度“大国智匠”项目。党员教师团队承担工信行指委课题,研发智能实训场管理系统,完成8项技术服务项目,有效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产业升级。
(图4:揭牌成立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挂牌建立数据要素·智慧物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深化“四抓四强四提升—党建+”模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探索前行,为学校“建设国家双高校、争创职业本科校”再创佳绩,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