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教研室主题工作坊2023年第 3 期
一、主题:《自我意识》说课
二、主讲人:邓婷婷
三、时间:2023年3月14日
四、分享要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我认知的含义和自我的内涵。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认知渠道(乔哈里视窗理论等)。
2.能力目标:能自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自我认知。
3.认知目标:能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自我认知,具备全面看待自己,明确自身优势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确立出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
(二)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短视频导入
2.教学过程:通过喜剧视频导入,沙盘演练学习乔哈里窗口理论,将抽象知识化为具体动手操作突破重点,通过20个自我探索,游戏APP软件,设置“玩”中学。坚持“游戏情境、闯关教学”。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主题民宿作品分享,破解职业自我意识模糊的难点。在课程思政方面,以身边学长为榜样案例,增强职业自我认同。
(三)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箱庭疗法、小组探究、个案分享、视频教学、课后拓展
(四)具体片段展示
沙盘演练 认识自我片段教学
教学能力比赛院赛、省赛经验分享
五、研讨总结
教学特色归纳为三个方面:1.围绕“一体两翼、四个重点”聚焦实际需求,实现育心育人。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明确育人、育心目标,设计“情境”故事,关照教材重点、学生兴趣点、成长需求点、学生困惑点四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本节课根据大一新生对自身专业迷茫,职业自我意识模糊的特点,在开展认知自我这个专题时,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课中开展两个闯关任务,探索职业自我2.坚持“一条主线、三项结合”落实立德树人,强化培根铸魂。坚持以学生心理发展及成长需求为主线,通过搭建云上平台课、互动情境课、团体辅导课三个课堂,把握“三项结合”即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解疑,促进对自己原有想法的进一步反思,强化学生情感的表达与对真理的认知认同。3.开展“成果导向+任务驱动”实现专业增值,增强学习动机。紧扣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在每个任务中均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教学。根据学生学情分析,设置相关任务,成果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