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讲人:杨家梁
二、课程与主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平台的AI功能探索与应用
三、分享时间:2025 年4月8日
四、分享内容
1. 本次工作坊聚焦于探索教学平台,尤其是超星AI工作台的智能化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杨家梁老师强调了AI对教学优化的潜力,并重点分享了超星AI工作台的核心模块:智能体(如AI助教,在答疑解惑、资料精准查找和学习行为督促等方面)、AI工具箱(提供AI教案生成提升备课效率、多样化AI出题丰富题库、智能细致的AI写作批阅辅助评价,以及其他资源处理与教学辅助功能)、高效的资料助手以及能精准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AI学情分析。教师们特别关注学情分析在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中的应用价值。杨家梁老师充分肯定了AI功能在提升教学效率、实现精准教学和促进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和应用,以提升自身AI素养,推动教学创新。
2. 提出问题:一是对内容适配性与专业性的担忧,AI生成的教案、题目、案例等资源,如何确保其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规范、价值导向,并具备足够的深度、准确性和情境适用性?二是对数据依赖与解读,AI学情分析所依赖的数据是否全面客观(如能否捕捉线下互动、非言语信息)?教师如何科学解读报告,避免数据偏见,结合线下观察进行综合判断?
3. 教学环节设计:
课前可利用AI教案生成搭建课程骨架,教师补充专业与互动设计;运用AI出题生成预习测验,结合资料助手高效搜集最新案例与资源,并通过AI学情初步了解预习情况。课中可部署AI助教在线值守答疑基础问题,释放教师精力深入指导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设想利用AI工具箱即时生成讨论问题或投票主题应用于课堂(如压力应对策略探讨)。课后可布置适用于AI写作批阅的反思报告或情绪日记作业,AI提供结构语法等初步反馈,教师侧重质性评价与情感回应;利用AI出题巩固知识;深度应用AI学情分析整合全流程数据,生成可视化报告精准定位学习薄弱点与需关注学生。此外,还可依据学情报告识别需求,利用AI工具或智能体向不同学生推送定制化拓展资料、练习或心理调适资源。
4. 教学建议:首先,明确人机协作定位,教师应始终主导教学,尤其在情感支持、价值引导和复杂情境判断方面,AI作为增效减负的工具。其次,分阶段有重点尝试,建议从易用功能(如AI教案辅助、基础作业批阅)入手,逐步深入。第三,强化内容审核与伦理意识,对AI生成的所有内容(教案、题目、评价、推荐资源)必须进行严格的专业审核和人工修正,确保科学性、适宜性和符合伦理规范,尤其关注敏感话题。第四,批判性使用学情数据,将其作为参考而非唯一依据,结合多维度观察进行综合判断。第五,注重知情权与隐私保护,清晰告知学生数据使用并严格遵守规定。第六,积极参与培训与交流,提升AI素养,分享应用经验。最后,探索学科特色应用,如谨慎利用AI生成模拟对话供分析练习、分析匿名情绪日记寻找共性主题辅助团体辅导设计、高效搜集优质心理影音资源等,创造性地发挥AI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