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工作坊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题工作坊2024年第8期

日期:2024-12-19 来源: 作者: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题工作坊2024年第8

一、主题: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说课

二、主讲人:寇巧英

三、时间:2024123

四、分享要点

(一)教学分析

1.学生实际情况思想道德理论基础欠缺,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关注社会问题和热点,对科技方面时政比较感兴趣。

2.学习重点注重培养学生政治敏感性,帮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片段展示

展示片段主题: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从最新时政热点“巴黎奥运会”切入,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感受巴黎奥运会的科技力量(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安防、AI教练)。展示中国天眼、墨子巡天望远镜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引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并启发他们思考改革创新为什么能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1)变革和开放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精神密码。引用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讲话,强调变革和开放的重要性。在变革方面,讲述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突出变革的社会进步性;在开放方面,陆上丝绸之路体现“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精神,是现代“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体现不同文明的求同存异、开放包容。正是这种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七个聚焦,继续将改革向前推进。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结合1995年街头采访的视频案例,受访者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也坚信我们会跟上未来的潮流,并且会赶上日本。对比60后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的畅想,突出时代的变化性,验证“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的含金量。

(3)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分析改革开放的原因,得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结论。讲述创新是贯穿改革开放始终的一条主线,引出新质生产力;结合《科技,让生活跑出加速度》视频,讲述新质生产力的定义(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结合学生专业,讲述新质生产力对社会、民生、科技的影响。

    五、研讨总结

邓婷婷老师针对寇巧英老师的分享进行分析点评,对寇巧英老师备课过程的用心表示肯定;同时分享了自己在上该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刘玉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上课心得,即如何结合专业开展思政课堂。其他老师也分享了各自在本讲教学中用到的典型案例和教学方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