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工作坊

概论教研室主题工作坊2024年第14期

日期:2024-12-17 来源: 作者:

概论教研室主题工作坊202414期

一、主题:《奔赴热爱,追光而行——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片段教学展示

二、主讲人:郑秋鸾

三、时间:20241015

四、分享要点:

(一)导入

从布满厚厚老茧与可爱的娃娃脸形成鲜明对比图,她的手掌特写,特别是拇指的地方,感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梦想本身不会发光,真正发光的,是勇敢追梦的自己”借助孙颖莎“奔赴热爱,追光而行”的故事引入探讨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

问题1: 孙颖莎的理想是什么?

现实又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孙颖莎的理想是为国争光。而现实也是充满挑战,可见,孙颖莎的追梦之路同意也伴随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的矛盾。她之所欲并没有因为梦想的远大而信念动摇,也没有因为现实的艰难而放弃拼搏,从思想方法上看,是因为孙颖莎正确看待和处理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一)实现理想之基:厘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必然存在矛盾。

理想是“应然”,现实是“实然”。

2.理想和现实存在着统一的一面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

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的胚芽,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教师结合孙颖莎案例展开分析。

问题2:

孙颖莎在追梦的途中碰到了哪些困难、挫折和挑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实现理想之困:实现理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长期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远大,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越漫长。

艰巨性: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艰险和坎坷。

曲折性: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

因此,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遭遇到一点困难、曲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那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

问题3:

孙颖莎如何为梦想而努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实现理想之法: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

2.艰苦奋斗的新时代内涵

3.艰苦奋斗的精神永不过时

五、研讨总结

老师们对郑秋鸾老师就本次展示内容进行点评,并分享自己在本章节教学设计中的金点子。在磨课中,老师认为,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一堂高职思政课的成败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多关注网上的事、学生的事、身边的事,结合教学,为我所用,但在案例的选取上不宜贪多,而在于深入挖掘,讲深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