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教研室主题工作坊2024年第12期
一、主题:《正确的人生观》说课
二、主讲人:郑嘉琪
三、时间:2024年9月24日
四、分享要点:
(一)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研,分析学生实际基础:(1)理科生占多数,相关知识基础不扎实;(2)具备较强的学习认知能力和良好的领悟能力,但对复杂问题的整体性认识还有待提升;(3)重形象思维,反感理论灌输,同时,存在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较差、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2.教学内容:《正确的人生观》隶属于《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授课学时2学时。
3.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什么是人生态度,掌握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是大学生应具有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倡导学生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的重要性。
4.教学重难点:正确的人生观是什么、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如何评价和实现人生价值。
5.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二)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光明日报》等媒体密集发表关于年轻人“躺平”的文章,引发了社会对“躺平”的热议,引导学生明确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
2.开始新课:
(1)什么是高尚的人生追求?结合《雷锋日记》中相关段落,对其人生追求进行剖析,引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是高尚的人生追求。
(2)为什么“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呢?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开展分析。
(3)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文章《躺平就是正义》的解读、观看视频《百年来的奋斗青年》等引出: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要乐观、人生要进取等观点,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4)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通过泰国公益广告《人生的价值如何衡量?》、女排精神、全红婵的蜕变等案例,探寻人生价值评价的三个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5)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通过讲述嫦娥团队的故事、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让学生领会到,须从社会客观条件和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3.课程小结:以板书的方式进行总结。
(三)教学反思:课堂互动不足,要注意平衡好案例讲解和理论学习的比重,增加理论高度和深度。
五、研讨总结
教研室各位教师对郑嘉琪老师的本次说课进行点评,他们一致认为,课堂案例选取工作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始终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注意围绕案例开展理论阐释,使课堂兼具趣味性与理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