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工作坊

概论教研室主题工作坊 2024年第6期

日期:2024-12-17 来源: 作者:

概论教研室主题工作坊 2024年第6

一、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说课

二、主讲人:郑秋鸾

三、时间:2024514

四、分享要点:

(一)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弄清楚高质量发展是什么?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知识点的阐释,使学生充分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充分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题,掌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特征和举措,领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路径,从而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2.教学重点:如何理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3.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4.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

5.教学方法:问题链教学、案例教学等。

6.教学评价:平台互动,随机提问,及时激励。

)说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他们为何火爆出圈?如何让“流量”变成“留量”?







教师总结:从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已入本章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2.开始新课:

问题一:如何理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首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适应新发展阶段,提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其次,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重点地结合以创新为导向的“新质生产力”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给学生讲清楚,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必须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等方面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只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案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问题二:如何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发展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概括,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共同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案例:2022、2023世界五百强上榜的中国企业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视频】国有企业交出亮丽的成绩单

问题三: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结合经济循环规律,给学生讲清楚,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加强整体协调和系统布局,推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措施,要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问题四: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3.课程小

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关于核心问题: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呈现子问题与核心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学生讲清楚,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原则;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五、研讨总结

老师们对郑秋鸾老师就本次说课内容进行点评,并在教学教法的多方面转向、课程结构的针对性安排、课程节奏的精确化掌握、课程内容的多样化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老师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要多思考优化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提高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