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下午, 位于学生宿舍区的“青年说”求是空间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对话交流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杨奇靖、思政课教师李梦诗来到“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上善若水”讲坛系列活动,与2024届水利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共话青春。

活动中,优秀的学生党员代表分别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感悟分享了在校三年生活的成长收获。大家畅所欲言,只言片语中怀揣着对母校以及老师们的深切感激之情。李梦诗老师对学生们提到的思想困惑一一给予回应,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未来职业成长的方法路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杨奇靖老师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题为《水利青年如何书写有为青春》的讲座。
杨老师通过讲述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唯一一对牺牲的90后夫妻)樊贞子和吴应谱“三个一”的故事,即一次“背离”——从“富裕之家”到“大山深处”、 一段“奔赴”——立志成为大树的大树、一场“邀请”——见证奇迹,千年圆梦。从“什么是有作为”、“为谁作为”、“如何实现有作为”三大方面,深刻阐释了时代青年“有为”的法、道、术。引导学生辩证全面的看待“个人与社会、国家”的联系、“新时代和吃苦奋斗”的关系。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技能报国的使命感和自信心,积极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争当新时代水利好青年。
学生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既“接地气”,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本次交流非常及时,为接下来的工作生活提供思想指引,更加坚定了在人生新阶段实现“有作为”的信心。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福建省高校优秀社科讲坛—— “上善若水”,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019年至今,围绕社会热点、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国内外局势热点等主题开展理论宣讲。每个学期近30余场,每场近300名学生参与聆听。在长期的实践中,教师的理论研究以及宣讲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反哺第一课堂的故事阐释力。

“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是我校团学工作的一大特色,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继续在“大思政课”理论的指引下,深度参与团学工作,当好思想领航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促进我校立德树人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