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曾佳敏在第二学术报告厅以《中国宪法修订历史 —— 从余华英案看宪法的力量》为题举办上善若水讲坛,师生共有100多人到场聆听。

曾佳敏老师首先向学生梳理了中国宪法自1954年颁布以来的五次修订历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宪法修订如何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相连,并特别强调了宪法对公民权利保障的深远意义。
随后,曾佳敏老师以近期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案”为例,深入剖析了宪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力量。她详细解读了案件中宪法条款的适用情况,尤其是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的保护,以及司法机关如何依据宪法精神作出公正裁决。通过这一案例,她让学生们直观地认识到宪法不仅是文本上的规定,更是现实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强大武器。

针对学生们的疑问,曾老师还探讨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以及公民如何通过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她鼓励青年学子认真学习宪法知识,增强法治观念,积极投身法治社会建设,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最后,曾佳敏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任务:让学生们结合“余华英案”或其他典型案例,分析宪法在具体事件中的作用,并撰写一篇短文,以此加深对宪法力量的理解。她呼吁全体同学要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利,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