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精神,2024年10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胡紫薇老师举行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三个维度》为主题的线下宣讲会。大约204名学生参加了在禹兴园3-112举行的宣讲。

讲座中,胡紫薇老师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的四个误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就”三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读。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最新的案例数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讲活讲透理论知识,诠释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在当前这个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不仅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指明前进的方向,也成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胡紫薇老师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形成的全新的、高效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历史的继承也是对未来的引领,既继承了历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创新的精神,也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以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资料、新的劳动对象为内驱,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引领,打造高素质、高质量、高品质的全新生产业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的四个误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脱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适应、重心偏离和泡沫化、封闭发展与国际合作的缺失。
胡紫薇老师还列举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就:无人驾驶公交专线亮相杭州亚运会场馆;2024年7月13日,参观者在北京科博会上体验AI健康筛查服务系统;宁夏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升级,“东数西算”工程投资带动效应明显;我国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公司2023年商运投产;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打造千亿产业规模。
在宣讲的过程中,学生们从科学内涵、认识误区和现实成就三个维度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挑战,胡紫薇老师引导学生树立“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新时代青年助力未来”的志向,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通过此次的宣讲会,学生们普遍有所感悟,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认识到踏上新征程要扭住创新“牛鼻子”,厚植发展“绿底色”,下好改革“先手棋”,打造人才“强引擎”,我们就能不断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