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5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盛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指导教师陈承财、李大双老师,带领48位读书社同学立足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现场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路线围绕着《如梦令·元旦》中的行军路线(宁化--清流--归化)进行,使同学们更加的身临其境感受“风展红旗如画”的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站来到了宁化。在长征出发纪念馆里,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革命英雄事迹,同学们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守信仰的崇高品质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整个展区分为《中央苏区“乌克兰”》、《万里长征第一步》、《红军不怕远征难》、《开启伟大新征程》四个部分,展示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峥嵘岁月。
在革命烈士雕塑前陈承财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宁化人民积极投身革命的故事,并引导大家要传承先烈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宁化革命纪念碑前,读书社48位同学齐声朗诵了《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第二站在清流县林畲镇林畲村,同学们参观为了“诒燕第”毛泽东旧居,红军医院、工农红军夜校、红军桥、红军井、红军烈士墓、红军标语等红色文化遗址群。
在刻有毛泽东创作的《如梦令·元旦》的背景墙前,张盛文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如梦令·元旦》的创作背景:为了粉碎国民党的阴谋企图,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分头向江西方向进军。1930年元旦春节期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分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以东的姑田、清流、归化、宁化等地,越过武夷山到江西去。在这次行军途中,毛泽东以“元旦”为题写下了这首小词,以此来描述这次进军的情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学们唱着红歌,沿着革命先烈们的脚步勇往直前!虽烈日炎炎,山路难行,也阻止不了同学们坚定的脚步。三位老师与48名同学们用重走清流红军路的方式感受那段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体会“路隘林深苔滑”,让红色记忆永不磨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第三站来到了明溪(当时名归化)县革命纪念园。首先李大双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明溪县苏区的革命故事。然后讲解员带着大家在明溪县革命纪念园中边参观边讲解,最后讲解员告诉大家,明溪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在波澜壮阔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明溪是中央苏区的东方屏障,是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全县先后有2万多人参加革命斗争,参加红军的3200多人中,绝大多数在保卫根据地和湘江战役中牺牲或失踪,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要继续弘扬新时代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革命意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