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心论坛

实践教学

禹心论坛2025年: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

日期:2025-05-06 来源: 作者:

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轨道车辆2331、2332班的学生赴长汀开展为期三天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4月18日上午,全体师生在禹兴园6-203举行数字场馆建设成果汇报会,以小组展示、师生互动、总结提升的形式,为本次实践画上圆满句号。参加论坛的学生共分为八个小组,主要以PPT演示的方式进行汇报。

小组题目分别为:“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苏维埃旗帜下的革命史诗”,“缅怀先烈——瞿秋白”,“触摸时间的千年文路”,“水土不流失,家园才长久”,“青山埋忠骨,浩气贯长虹”,“智园探微芒,慧园启新程”,“追寻先烈足迹,传承不朽丰碑”,“客家建筑中的红色基因”,“杨成武将军纪念馆里的思政密码”,“无名墓碑立青山,铁血忠魂耀人间”。围绕长汀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以数字场馆形式展现调研成果有些小组通过走访瞿秋白纪念馆、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挖掘革命先辈的信仰力量;有些小组聚焦“河田水土流失治理”,结合长汀生态修复案例,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有些小组走进长汀古城,以非遗技艺“客家刻纸”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这次实践让我真正读懂了课本里的‘中国式现代化’。”参与汇报的学生感慨道,“走在长汀的红色土地上,革命历史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信仰传承。”各小组的展示既有理论深度,又充满青春活力,现场掌声不断。

最后,老师对本次汇报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长汀作为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和经济中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他高度评价同学们在调研中体现的思考深度与社会责任感,并强调:“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同频、与时代共振。希望同学们将长汀之行的感悟转化为成长动力,在知行合一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依托长汀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