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卫生

    健康卫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卫生 -> 正文

    健康科普|别让蜱虫“叮”上健康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09

    最近天气暖和,很多同学都爱往户外跑,可有一种小虫子也开始活跃起来,一不小心就会被它“盯”上,它就是蜱虫!今天咱就来好好了解蜱虫,知道一些关于它的“保命知识”!


    蜱虫是什么

    蜱虫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俗称草爬子、八脚子,外形像一粒干瘪的芝麻,未吸血时仅米粒大小,吸血后却能膨胀如黄豆。夏季是蜱虫的高活跃期,它平时就爱躲在草丛、树林里,等有动物或者人经过,就找准机会攀附上去,找个皮肤薄嫩的地方,比如脖子、耳后、腰部、腹股沟等,然后就开始“大快朵颐”,吸食血液。


    蜱虫带来的危害

    被蜱虫叮咬可不像被蚊子叮一下那么简单。蜱虫在叮咬时,会释放一些特殊物质,让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瘙痒、疼痛。更麻烦的是,蜱虫还可能携带各种病原体。像莱姆病,初期可能只是皮肤红斑,之后会慢慢发展到关节、心脏、神经系统等部位,引发关节炎、心脏传导异常、脑膜炎等一系列问题;还有森林脑炎,这可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起来会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被蜱虫叮咬后该怎么办

    一、错误做法

    1.硬拔或捏碎蜱虫:可能导致口器残留引发炎症,或促使蜱虫反吐病原体(如莱姆病螺旋体、森林脑炎病毒等)。

    2.用酒精/烟头等刺激:会让蜱虫紧张,加速释放唾液中的病原体,增加感染风险。

    温馨提示:千万不要硬拔、捏碎、灼烧或涂酒精/风油精(会导致蜱虫口器残留或加速分泌病原体)!

    二、正确步骤(黄金时间:24小时内)

    1. 工具准备:用细镊子(或专用蜱虫夹),避免徒手接触

    2. 夹紧头部:贴近皮肤表面,垂直夹住蜱虫头部(口器部分),切勿拉扯身体。

    3. 垂直拔出:缓慢、平稳地垂直向上拔出,避免扭转或拖拽(确保口器完整取出)。

    4. 勿留残留:检查伤口是否有蜱虫口器残留,如有小块皮肤凸起,及时就医处理。

    5. 消毒伤口: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叮咬处,并用肥皂清洗皮肤及手部。

    温馨提示:出现以下情况,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蜱虫口器残留无法取出;

    叮咬部位出现化脓、剧烈疼痛或异常红肿;出现发热、皮疹、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意识模糊)等。

    如何预防蜱虫

    一、穿对衣服

    去户外时,尽量穿长袖长裤,把裤腿塞进袜子里,这样能减少皮肤暴露面积,让蜱虫没机会“下嘴”。衣服颜色最好选浅色,方便发现爬在上面的蜱虫。

    二、使用驱虫产品

    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喷涂含避蚊胺、氯菊酯等成分的驱虫剂,能有效驱赶蜱虫。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使用,别喷到眼睛、嘴巴和伤口处。

    三、避免高危区域

    尽量别在蜱虫喜欢出没的草丛、树林深处长时间逗留、坐卧。要是去这些地方,也要走在道路中间,减少与植被的接触。

    四、回家检查

    户外活动结束后,要仔细检查全身,包括头发、耳朵背后、身体褶皱处等。给宠物也检查检查,它们也可能把蜱虫带回家。


    希望同学们都能重视蜱虫

    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让我们一起做好防护

    快乐地享受户外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