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我国15-24岁青少年吸烟率达6.9%,其中大学生群体占比逐年上升。一支烟的背后,不仅是尼古丁的侵蚀,更关乎学业效率、社交成本与生命质量。
吸烟的危害
一、损害身体健康
长期吸烟易引发多种疾病,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肺部细胞,破坏心血管系统,增加患病风险 。
二、影响生活质量
吸烟会导致牙齿变黄、口腔异味,影响个人形象和社交。同时,降低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让人容易感到疲劳,日常活动都可能受到影响。
三、危害他人健康
二手烟同样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身边的人被迫吸入,尤其是儿童、孕妇和老人,他们抵抗力较弱,受二手烟危害更大,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问题等 。
四、增加经济负担
购买香烟需要持续支出费用,长期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因吸烟患病后的治疗费用也会加重经济压力。
吸烟可能会导致哪些疾病
一、癌症
首当其冲的是肺癌,长期吸烟让肺部持续受有害物质侵蚀,患癌风险剧增。此外,吸烟还会提升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几率。
二、心血管疾病
尼古丁促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破坏血管壁,胆固醇易沉积形成斑块,进而堵塞血管,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
三、呼吸系统疾病
烟雾刺激呼吸道,破坏呼吸道黏膜,降低其防御功能,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同时,吸烟还会加重哮喘症状,增加发病频率。
四、其他疾病
吸烟影响生殖系统,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精子质量下降;女性会面临受孕困难、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问题。它还会损害消化系统,引发胃炎、胃溃疡,影响肠道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
健康戒烟的正确方法
一、制定计划
确定戒烟日期,提前减少吸烟量,逐步降低对尼古丁的依赖。比如,原本每天抽10支烟,每周减少2支,直至完全戒掉。
二、替代疗法
烟瘾发作时,用口香糖、含片、电子烟等替代香烟。这些替代品能提供一定尼古丁,缓解戒断反应,但使用电子烟要注意选择正规产品,控制使用频率。
三、培养爱好
投入运动、阅读、绘画等兴趣活动,转移注意力,充实课余生活,减少对吸烟的关注。像加入学校运动社团,定期参与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有助于戒烟。
四、寻求支持
告知同学、朋友自己的戒烟计划,获取监督和鼓励;参加学校戒烟互助小组,与有相同目标的人互相交流、打气,分享戒烟心得和经验。
亲爱的同学们!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
拒绝烟草,拥抱健康,
共同营造一个无烟的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