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盛文教授走进第四十九期团校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作题为《从局部抗战到全面胜利:1931-1945年抗战进程的再审视》的专题讲座,团委相关老师及200余名青马学员到场聆听。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张盛文将1931-1945年期间的抗战历史分为“破局——局部抗战的‘孤岛效应’”、“重构——全面抗战的‘三重转型’”、“韧性——持久战的‘决定性胜利’”三个阶段,结合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重要历史事件,向同学们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抗战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张盛文指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奋勇斗争,锻造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一伟大的抗战精神。新时代青年学子应深刻理解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传承和弘扬这一强大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


讲座后,青马学员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鉴、知行合一:既要在专业学习中淬炼匠心,以精湛技能夯实强国根基;更要传承抗战精神中的爱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征程。以躬身实践诠释青年担当,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基因转化为奋斗动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