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电站2131开展了一场以手机游戏为话题的导师见面会。专业导师张云根老师以从自身玩游戏的体验和经历入手,以头脑风暴的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分析手机游戏的利弊,以及如何平衡学习和娱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为打开同学们的思路,张老师先将手机游戏中获得的虚拟成绩感和身份感类比现实世界中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他认为游戏作为一个交互产品,通过团队获胜、等级提升、单挑众人等方式持续给予玩家正向反馈,这些反馈就是玩家在游戏中的获得感、成长感、价值感、身份认同感和意义感。张老师还表示部分游戏中用到的战术思维、游戏策略、多种战术一定程度上能让游戏参与者全身心投入,身临其境,起到一定的娱乐和放松效果。
但事物都有着双面性,游戏也不例外,张老师说到,游戏会消耗人大量时间和金钱,特别是部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会因为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例如在宿舍通宵玩游戏,甚者在课堂玩游戏,同时一些游戏中的血腥暴力等方面也会会对同学们产生负面影响。游戏终究是娱乐,能成为职业玩家的凤毛麟角,所以张老师告诫大家,作为青年学子应当将重心放到自己的学业上,多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未来能够独立生存于这个社会的职业技能研究学习当中。
张云根老师最后说,游戏可以作为消遣来平衡学习和劳动,但绝不能本末倒置,把原本应该用于学习的时间用来玩游戏,用游戏获得感去去填补知识获得感。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光,劳逸结合,多寻找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不要沉迷于网络等游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