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

    党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正文

    三下乡进行时丨“丹霞探脉,红韵兴乡”泰宁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0

    为积极响应2025年福建省“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暑期“三下乡”专项活动号召,7月6日至8日,交通工程学院“丹霞探脉,红韵兴乡”实践队奔赴三明泰宁,围绕“地质科考、红色研学、乡村科普”三大主线开展社会实践,为革命老区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行走亿年岩壁,夯实研学根基

    在学院地质专家邱博士的专业带领下,实践队深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丹霞”核心区——泰宁,对李家岩岩槽古道、寨下大峡谷岩缝洞穴、大金湖水上丹霞、九龙潭等典型地貌进行实地科考。队员们通过实地观测、影像记录等方式,系统梳理独特地质特征与核心资源,同步调研当地已开发的生态研学路线及科普标牌设置情况。调研期间,实践队巧遇闽北地质大队疗养团队,双方就丹霞地貌岩石成分、形成年代等专业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拓宽了研究视野;邱博士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研学科普内容呈现等问题,与当地旅游管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反馈,提出优化建议。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

    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心,实践队走进泰宁古城红军街及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纪念馆。在红军街的古厝老巷间,队员们驻足于“红军总部旧址”“战地医院遗址”等革命遗迹前,聆听当年红军在此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的历史故事;在纪念馆内,通过300余件珍贵文物和详实历史图片,系统了解东方军入闽作战的艰苦历程与军民互助的鱼水深情。这场沉浸式的“红色课堂”,不仅让队员们深化了对中央苏区红色历史的认知,更收集到“百姓支援前线”等10余个鲜活红色故事素材。

    践行“两山”理念,科普赋能振兴

    带着地质科考的一手资料,队员们深入泰宁城区和杉城镇的乡村地区,开展“丹霞地貌进社区、进村落”科普活动。他们利用采集的岩石样本,以“亿年岩石会说话”为主题,向当地学生和村民生动讲解丹霞地貌的形成原理、生态价值及保护要点。邱博士现场解答孩子们的“为什么岩石是红色的”“如何保护丹霞山体”等问题,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为泰宁发展“地质+红色”研学旅游筑牢群众基础。

    土砥砺初心,青春绘就新篇

    为期3天的泰宁之行,让师生们在脚踩红土中解码地质奥秘,在重温红史中淬炼信仰初心,在服务乡村中践行青年担当。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是“用专业知识服务老区”的起点,未来将持续跟踪泰宁研学路线优化情况,整理红色故事素材形成宣讲手册,并结合专业特色,为当地的“地质+红色”研学提供专业支持,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服务革命老区振兴的实践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