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为减少新型肺炎疫情对学校正常教学的影响,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省市部门有关精神和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调整与要求的通知》要求,特制定防疫期间的教学工作方案。
一、防疫工作警钟长鸣,高度重视
各位教师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手抓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当前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积极参加课程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不降低。
二、防疫期间教学安排
因疫情影响,学生不能不学习,教学工作也要开展。结合学校实际,一律运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模式,弥补疫情期间不能正常上课的空白。教学策略是“线上或直播,作业靠平台,老师抓纪律,严管促成效”。
1.做好教学计划拟定,并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没有开展教学活动的,依学院规章制度处理。
2.及时在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图片等),布置课前、课中和课后任务。
3.教学工作
(1)在线教学(非直播教学)
有些课程线上资源丰富,可以借助相关教学平台与通讯软件加强学习交流。
(2)直播教学
对于比较适合直播教学的课程,有直播能力的老师可以试播,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开展腾讯课堂教学,需使用电脑(建议Win7以上)、话筒等硬件设备,直播软件免费提供。教师开展直播教学基本满足条件。
对多位教师参与同进度的课程教学的,建议开展直播教学,由几位教师分工协作,每位教师承担一部分的直播教学工作。
对一位教师承担多班级同进度课程教学的,建议开展直播教学,几个班学生同时参加直播学习。直播工作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统筹安排,对重要章节,选择优秀教师参与直播工作,并将直播方案报给基础部、教务处批准。
当前直播软件较多,建议采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课堂教学。腾讯课堂实现在线即时互动教学,提供流畅、高音质的课程直播效果,支持PPT演示、屏幕分享等多样化的授课模式,提供教学互动、学习考勤、白板、提问、课堂录制、教学回放等能力,方便学生学习。
参与直播教学的老师,要做好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4.教师教学管理工作
(1)学生管理
课前发布信息,要求学生参与学习。
课中要考勤,考勤时间与次数由教师掌握,确保有学习,有成效。
每次课后,及时掌握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对未完成的同学,及时督促。
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特别要做好学生健康、防疫与心理辅导工作。
(2)作业批改
教学平台匀有提供自动评阅功能,这对减轻教师工作量有好处,但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对计算题等非标准化的作业,教师要人工阅卷。对典型错误要及时进行评讲。
5.教学调整工作
学生返校后,根据教务处安排,教研室主任结合平时教学效果情况,提出补课、复习等教学调整与优化方案,报部门与学院审批。
6.教研室主任工作
积极落实部门工作计划与教研室工作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抓好所属教研室教师的教学管理,包含外聘教师的管理工作,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反馈。
三、教学工作量的认定
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案由教研室主任提出,报基础部审核,由教务处审批。
四、奖惩制度
对被评为部门“特色示范课堂”的教师,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给予奖励,优先推荐为优秀教师;对表现一般的,不得评为优秀教师。
对履职马虎应付,不认真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的,导致学生学习成效差的,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由学院有关部门处理。
五、“三教”改革与资源库建设工作
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已成为学院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或教学模式)是改革的路径,各种改革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身临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思想无比活动的学生,我们要与时俱进,不做落伍教师,要及时转变育人理念,更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投入创建“特色示范课堂”活动中去。各位老师要勇于担当,积极开展“三教”改革工作,推进课程建设(含教学资源、共享资源课等),不断提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开展教学的能力与水平,确保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