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安全小贴士 |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

信息来源:后勤管理处    发布日期:2022-05-24

防溺水

安全小贴士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

进入汛期,降雨频繁;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

莫让怒放的生命,在瞬间消逝!

 

01 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及其他环境不熟悉的地方游泳。

2、在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3、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4、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心脏病、癫痫病等不要游泳。

 

02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03 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1. 首先帮助溺水者上岸或上船。

如果不善于游泳救人不要盲目跳入水中救人,若患者还在扑腾应用绳索、救生圈、竹竿等物品帮助溺水者,若患者已无法挣扎则应争分夺秒施救。

2. 三种情况的不同处理方式:

如溺水者神志清醒,从旁观察、防止误吸即可。

如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心跳,应保暖并侧卧,以防误吸。拨打120后,在一旁守护即可。

如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无心跳或脉搏微弱,则应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

3.清理口鼻异物。

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4.人工呼吸5次,再开始以100/分的频率进行心外按压30+人工呼吸2次的循环。

有权威杂志曾发表文章(N Engl J Med. 2012 May 31),将最初的溺水救援步骤增加为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气。

心跳呼吸停止后,大脑没有血液和氧气供应,而大脑缺氧5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即使过后再抢救回来,大脑功能也难以恢复(成为脑死亡状态或植物人)。因此,当场及时抢救是非常关键的。

 

 

04 溺水三大误区 

 

误区一: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吗?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有的人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在水中发愣,而此时,他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将他抱上岸救治!

 

 误区二: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其实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受害者都会游泳,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状况:水下的世界很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这里面游泳,水草可能缠住你的脚、碎石可能划破你的脚、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脚……让你无法施展你的游泳技术,进而发生意外。并且你的身体状况,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让你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


误区三:手拉手就能救上来溺水者?

我们不时会在新闻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导致多人溺水的悲剧,每次听到这样的案例我们都很揪心!我们都能理解,看到亲人或同伴突然溺水,在情感上、道义上,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这一拉往往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让自己溺水!救人的方式有千万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多人落水!不管当时情况多么危急,我们都要在理智上保持清醒认识: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术难度的,没有受过水中专业训练的人员,很难救援成功。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让青春之花在炎炎夏日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