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
储能材料技术
二、专业代码:
430504
三、专业定位
储能材料技术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聚焦储能材料相关的制备、表征与应用等,旨在培养具备材料、化学、能源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紧密对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新能源发展战略,服务储能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氢能存储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特色亮点:
1.服务国家战略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聚焦新能源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与绿色经济发展。
2.区域产业对接
依托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服务锂电、氢能、光伏储能等特色产业,培养适应区域产业链需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储能材料技术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储能材料研发、生产、检测、应用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储能材料制备技术》《应用电化学技术》《储能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储能电池制造技术》《电池梯级利用与循环》等课程,并有省级储能材料技术教学资源库,全国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目前正在建设国家级储能材料技术教学资源库。
图1 2024年全国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作会议暨全国储能材料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进会在我院召开
七、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包含金工实习、机械制图及CAD实训、化学综合实训、储能材料分析测试实训、储能电池及器件生产实训、特种作业(电工)实训、岗位认识实训、专业跟岗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岗位实习等实践环节。
图2 储能材料实验室
图3:新能源新材料研发中心
八、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学生可在新能源企业、储能材料研发机构、电池制造企业、氢能公司等从事储能材料生产、检测、研发、应用及管理等工作;可以在电力工程建设企业、储能电站从事储能系统集成与运维工作;在工矿企业从事储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工作。
九、从事岗位:
储能材料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有储能材料研发岗位、电池制造岗位、储能系统集成岗位、储能设备运维岗位、材料检测岗位、储能系统设计岗位、储能设备生产研发岗位等。
十、薪资水平
目前全省新能源行业技术人才缺乏,本专业毕业人员为全省新能源行业急需的、专业对口、岗位对接的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工资约为4000-8000元,随着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工资待遇均有大幅度的提升。